成都配资

你的位置:成都配资 > 杠杆炒股配资 >

股票配资推荐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票据冲量抬头

股票配资推荐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票据冲量抬头

  来源:中国经营报

2. 低成本和高杠杆:投资者通常会选择低成本的配资平台,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平台提供的杠杆比例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近日,央行公布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环比季节性少增1.87万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导致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1个百分点至8.7%。但是,7月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989亿元,主要或与票据利率不断下行有关。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7月新增信贷规模明显偏低,不及过去5年同期均值,除因当前企业和居民部门的内生融资需求有待修复外,也因金融“挤水分”效应仍有体现。另外,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月内贷款投放普遍呈季节性回落。企业贷款方面,票据融资同比多增,或意味着在信贷额度充裕而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存在银行票据冲量现象。

  票据融资占比提高

  数据显示,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14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946亿元。

  从7月单月看,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回落。对比此前数据分析,7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00亿元,同比少增10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增量分别为-5500亿元、1300亿元、558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715亿元、-1412亿元、1989亿元。

  民生银行(600016.SH)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月内贷款投放普遍呈季节性回落,在季节性效应、“挤水分”影响难以快速消退以及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等叠加作用下,7月新增信贷强度不高,不及过去5年同期均值(8315亿元)。从信贷结构看,7月对公端和居民端均相对偏弱,票据融资占比提高,在短期内也加大了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7月票据融资增加规模较大。温彬指出,7月下旬1M票据转贴利率再现“零利率”行情,机构低价收票的一致性较强,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整体特征,票据占信贷比重升高,但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银行短期内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而项目储备不足时,通过加大票据直贴、转贴力度,将代表企业信用的未贴现票据转化为代表银行信用的表内票据融资,对企业也实实在在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票据利率下行,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会相应降低,也可以激发融资需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企业贷款方面,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12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少增1715亿元,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989亿元,显示在信贷额度充裕而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存在票据冲量现象,这也与当月票据利率持续走低且月末加速下行相印证。

  “7月票据融资多增主要与票据利率不断下行背景有关,企业通过票据获得资金的方式相对更便利、更划算。”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主管李佩珈告诉记者,“7月以来,6M期国股票据转贴现利率运行在1.05%—1.36%,相比一般贷款优势就更加明显,再加之其转让方便、变现性好,票据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票据贴现的依赖度更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贴现发生额占比高达76.1%,成为推动贴现发生额增长的主要力量。”

  同时,李佩珈表示:“我们也要看到,在票据融资多增的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也反映出实体企业融资意愿偏弱仍是银行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难题。近期数据表明,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但企业借贷意愿依然偏弱。7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加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亿元,为201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告诉记者,7月票据融资增幅较大,既有信贷结构调整的因素,也有利用票据业务冲击信贷规模的因素,但显然后者是主要因素。这可以通过票据贴现利息的变化趋势得到印证,到7月临近月末转贴现利率快速下行是利用转贴现冲规模的典型特征。

  社融走势分化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85万亿元,同比增长8.3%;企业债券余额为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2.6%;政府债券余额为7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

  7月社融同比多增,与信贷总量表现分化,主要源于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同比较大幅度多增。王青表示,7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虽有所下降,但同比多增2802亿元,背后原因是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偏缓以及当前财政稳增长集中发力。受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相关债券发行,以及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带动,7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738亿元。由此,当月两项债券融资规模合计同比多增3540亿元,抵消了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新增规模为负的影响,推动社融同比多增。

  王青表示,从社融其他分项来看,表外融资三项中,7月委托贷款同比多增338亿元,信托贷款和表外票据融资均为负增,其中信托贷款同比多减256亿元,表外票据融资则少减888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偏低。5月以来IPO发行端的审核工作开始解冻,但到企业大规模上市融资还需要一段时间,7月企业股票融资新增规模仍然偏低,同比少增555亿元。另外,中美利差深度倒挂背景下,7月外币贷款延续负增,同比多减550亿元。

  杨海平告诉记者,7月社融数据在去年较低基数的前提下实现了增幅回升,显然社融企稳的基础并不牢固。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数因素之外,贷款增长依然乏力,其中含有利用票据融资冲量的因素。此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社融做出了较大贡献。展望后续,社融增长乏力的局面仍将持续,宏观调控政策仍需加力,并且针对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较大面积得到破坏的实际情况,需要升级宏观调控思路。相较于货币政策,迫切需要财政政策加力;相较于规模型调控政策,价格型调控需要加力;相较于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加力;整体上以提升宏观经济韧性为目标,需要储备超常规调控政策。

  谈及走势,李佩珈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间,货币社融将保持平稳增长,既难以明显反弹也难以明显走弱。一方面,债券发行加速,对货币社融形成支撑。受地方政府新增债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较晚等影响,上半年地方债共发行3.49万亿元,同比下降20.0%。未来一段时间,下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将明显加快,进而对货币社融形成支撑。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地,绿色、科技、普惠等领域信贷将保持较高增速。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加快对这些领域的金融支持仍将是货币政策重中之重。预计,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使用,以实现对这些领域的精准滴灌,预计相关领域贷款仍将两位数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等行业主体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15%和17%,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同时,李佩珈指出:“受资金‘挤水分’、地方债防风险、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下半年货币社融也难有明显上行。”

  温彬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7月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挤水分”效应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亦有扰动,债券支撑下社融增速小幅回升,监管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犹存。在二季度金融“挤水分”取得明显成效后,为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适时加力,维持信用扩张在合理均衡水平。伴随海外环境改善信号更趋明朗,国内宽货币空间进一步打开,年内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可期待;结构性政策工具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住房租赁领域将加快推进,调结构的同时稳增长、促内需;财政政策加快发力,地方债发行明显上量提速,助力托底经济和稳定融资;此外,未来经济政策着力点也将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随着消费逐步恢复,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也将创造出新的有效融资需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股票配资推荐